八仙龍尾-大美督 十二月末 / 天氣:和熙
面對紛紛擾擾的世界,我們總想探尋一些規律,卻不知道這一切都是我們的臆想。話雖如此,也不妨礙人們在萬千世界裏探尋著一切的資料,歸納、分類、總結和分析著,為我們提供一點點線索。雨:統計學碩士。
大尾督對我而言是一個挺熟悉的地方,從八仙嶺的行山,到自行車的旅途,這裏往往都是一個必經之路,然而卻找尋不到留下的照片。這次就決定來好好看一下他的面貌。
大尾篤的由來,是由於其坐落在八仙嶺龍脈之末端,在大埔區來看就是東部的角落裏,因而得名。從坐落在當地的龍尾村即可見其龍尾之意。在粵語裏,尾和篤同為最後的意思,可是當地村代表慢慢認為尾篤二字意義不祥,繼而雅化地名為:大尾督、大美篤或者大美督(官方認可寫法)等俗成地名,與所在的地理環境,意義上產生了割裂。
從總站出來往回走,會見到一行租單車的店鋪,在店鋪的對面其實有一個小石灘可以供大家拍照。黃色的枝丫和密集的樹葉都可以成為很好的背景。
離開石灘後,我們沒有采取順路走沿路拍的方法,而是先走過碼頭和燒烤場,先往堤壩走,碼頭這裏留待更昏暗的時候拍。
藍天並沒有白雲的相伴,照片相對來說還是單調一些。上來了堤壩,就是一條直線的路,隔開了淡水和海水。看似簡單的水庫背後,卻是全球首個在海裏建造的水庫。船灣三面環山,只要在一面加建堤壩,並將壩內海水抽幹後,便可成為一個大型儲水庫。工程於1960年動工,歷時八年建成,為的是解決60年代香港的缺水問題。
從壩上走回來,就經過先前提到的碼頭和燒烤場,海岸中的小艇是可以租借給遊人的,泛舟湖上,其實還挺累,各位看官自己看著辦吧。至於進入大尾督的交通非常簡單,所有的出發點都始於大埔墟港鐵站,只要乘坐專線小巴20C或者巴士75K或者275R(假日路線)至終點站即可。
用影像記錄我所感知的世界 告訴你在世界的這一角 有美麗的人和景色 讓我們在路上
攝影:HQ攝影工作室 模特:雨 撰稿:梁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