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bout Me
Gallery
Event
Product & Interior
Conference & Party
Sport
HQ Art Shop
Shop
Cart
Blog & News
Discover Hong Kong
Press Release
Contact
Language: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Discover Hong Kong-Rao Zongyi Cultural Center
Posted by admin on 06 Dec 2016 /
0 Comment
Discover Hong Kong-Rao Zongyi Cultural Center
十月中/ 天氣:炎熱
來自南京的Willa-從小就在香港生活,粵語/普通話/南京話和英文精通的妹子在香港這國際都市也算是得天獨厚了吧。或許是藝術人才的關係,作為設計師的她身上有一種優雅卻又不被框框鎖住的味道,文靜優雅,跳脫亦可。
這次選址饒宗頤文化館,其多年來歷盡變遷並早在1887年(清-光緒13年)就已經存在,在文化館東邊的山坡上任然存在九龍關地界碑石。時至1904年,英國人在此建造販運華工的「屯舍」,俗稱「豬仔館」。及後的100年間,充當過疫症隔離站、低設防女子監獄、麻風病傳染病院、精神病院等。
饒宗頤文化館以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命名,採用園林式建築,屬於香港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首批活化項目。饒宗頤文化館建築群分為上、中、下三區,這一次我們採取從上而下的走法。
建於上區的旅舍取名翠雅山房,五座兩層高的白屋子,分別以琴、棋、詩、書、畫命名。白牆灰瓦,其一身白色防潮油漆早在荔枝角醫院時代(1948年)已髹上。
來到中區,架設了一些功能性的房間,包括多用途廳、課室、綜藝小劇場、餐廳等,可惜的是當天中庭部分在擺設展覽,沒能好好的拍照,不然中庭部分的天窗所塑造的光影效果是很有味道的。
回到下區,是十九世紀西方流行的鋪瓦尖頂紅磚平房建築群。可惜左方遊人比較多,如能拍下富有中國特色的睡蓮池,定能相映成趣。
這一次的旅程處處都留有一些遺憾,從中庭到下區,貌似都少了點什麼,但也許這才有下一次再相遇的期待吧。遊覽整個饒宗頤文化館建議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內裡的藝術館展出了很多饒宗頤教授的書法、繪畫和學術著作,很值得人們花時間去品味,從書畫,到感悟一個人的一生。
至於交通方面,建議從港鐵荃灣線美孚站B出口出,朝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方向,至中華電力變電站,登上行人天橋,經青山道休憩公園,即達饒宗頤文化館。步行約10分鐘。路途中間指示牌非常清晰,不用擔心迷路。
用影像記錄我所感知的世界
告訴你在世界的這一角
有美麗的人和景色
讓我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