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九月了,天氣貌似慢慢轉涼,又開始進入適合外拍的季節。最近總在研究攝影的藝術哲學,最為一個100多年的思想傳遞媒介,攝影非常年輕卻又大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習慣。而作為一個攝影師,我又是不是太程序化的去拍攝一些我認為很有創意的照片。
這回的拍攝落腳於大埔海濱公園,往常在學生時期也是挺喜歡到這個地方閑逛,坐在岸邊-靜靜的望著海水一次次的沖刷著岸邊,度過一個閑適的下午。大埔海濱公園坐落在新界大埔,單車徑貫穿在整個區份之中,其中就包括了香港十大單車徑之一的吐露港單車徑。上面的照片就是在單車徑中間拍攝的。
整個大埔海濱公園的建設就像一個小山丘,在中央處設有一座香港回歸紀念塔,一些史料說香港回歸紀念塔位處當年英國軍隊接管新界時之登陸地點,但也有另外一些史料說當時的海岸線在回歸塔之後,回歸塔的位置應該還是海中心,具體也差不清楚。回歸塔上可以眺望海濱公園裏面的巨型花海,可是最近在維修,去之前要上網看一下開放時間。
在南漢到宋朝時期,大埔吐露港已經被發展為一個采珠業發達的地區,為此大埔海亦稱媚珠池,當地漁民則稱呼其為珍珠江。為此也呼應了文章標題所說,香港的珍珠港的名稱。
要前往大埔海濱公園,可以在大埔墟港鐵站乘坐九巴72A、73、73X、75X、271、275R、74K、75K、71K或71S號巴士,或選乘K17號港鐵接駁巴士。走路的話路線非常遠,大概需要30-40分鐘,還是在你認路的情況下,所以放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