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最後一個水塘-香港仔水塘 十二月中 / 天氣:清涼
曉蕾,法學碩士,正義與美麗的化身,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甜美的外貌下蘊藏的是一顆感性與理性高度交織的心。秩序與公正,在我和她的關系裏,也是被她下了定論了,誰讓她是代表正義的一方呢,我們也只好認了。
這一回我和她去到香港仔上水塘,去看一下80年前就已經開始運作,為香港市民服務的基建設施。
香港仔上、下水塘分別建於1931和1932年,是最後一個在香港島興建的水塘,距今已有80逾年。水塘共有四項設施被列為法定古跡,分別是上水塘的石橋、水壩、水掣房和下水塘的水壩。上圖就是上水壩的俯視圖,圖片右方就是石橋古跡,並有一條小路往壩下走去。(上圖圖則為當年劃定古跡的工程圖)
嚴格來說,香港仔郊野公園內有兩個「香港仔水塘」:香港仔上水塘和香港仔下水塘。這一回我和曉蕾在上水塘拍攝。
當天是周末,在壩上的人數非常多,要拍攝一張照片也是不容易,我建議可以的話,還是周中去遊玩比較好。有見及此,我們就圍繞著香港仔上水塘水掣房進行拍攝。當中的石墻和山景都能夠作為非常好的背景布。
石橋的位置還是需要各位不怕危險越過欄桿才能到達,橋身呈平圓拱形,古典優雅,歐陸味道甚濃。而從石橋向上望便看到高大的水壩,更是有氣勢。作為港島最後一個儲水設施,於1931年正式投入服務,讓鴨脷洲居民得到食水供應,實在是肩負了重大的使命。
最後一站,就來到香港仔上水塘的最底部了,其中河道、堤壩邊沿可以隨意行走或者坐著拍攝。堤壩邊沿有大量的位置,並不會造成危險。
去香港仔水塘可以采取不少的方案。我最推薦的方案,是從旺角乘紅色小巴到香港仔(旺角金雞廣場門口,從旺角地鐵站E1出口出來直走就到),隨後步行上山。或者是根據網上大部分的攻略,在中環乘坐15號,開往山頂的巴士,並在灣仔峽道站下車,沿著香港仔水塘道一直走就可以到了(相信我,那些斜路你不會想走的)。至於在港島的同學,多約兩個人,打車去吧,連在香港仔跑上山的那段路都省了。
用影像記錄我所感知的世界 告訴你在世界的這一角 有美麗的人和景色 讓我們在路上
攝影:HQ攝影工作室 模特:曉蕾 撰稿:梁瀚清